湖南法治报讯(通讯员 夏佑 曹乐怡)“土地流转实现资源效益最大化,人才兴业带动群众增收致富,村商合作使土特产畅销区外,党建引领使我们村由昔日的贫困村变成了蓬勃发展的热土。”近日,大通湖区河坝镇农乐垸村村民刘超英高兴地说。
村党总支牵头,经村民代表大会通过,整合村集体闲置资产、各级财政扶持资金、奖励资金,成立农乐垸农业发展有限公司,村党总支书记担任负责人,公司通过构建村集体、企业、基地、农户等不同主体之间优势互补、利益共享的联结机制,将农户联结到村集体产业链上,让农户通过土地流转、务工、分红分别获得租金、薪金、股金,开创集体增收、群众致富的双赢新局面。
村“两委”班子将土地流转和适度规模经营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关键,引导村民以转包、互换等形式将土地流转给第三方经营。累计流转土地1088余亩,流转率达到90%以上,集体土地流转收入34万余元。去年以来,将土地成片流转给种植双季稻、稻虾套养、蔬菜种植大户,流转费用同比增加50元/亩,村集体土地流转收入40万元,实现了资源和效益的最大化。
返乡创业青年刘凤通过“村集体+合作社”的形式,创办农悦安合作社进行卜豆角等产品生产,年产量10至12万斤,产值可达150万元,2023年为村集体增收25万元,直接带动12名群众就近就业。村党总支书记邓建作为致富带头人,承包土地400余亩进行蔬菜种植,年产值达200万元,带动40余名群众增收致富;农乐垸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入股忠平农机服务合作社,村集体分红3万元。
通过与在外进行木桶饭等餐饮经营的200多户村民建立供销合作,将村内农特产品销往全国各地,不仅打开了销售渠道,也走出了市场。积极探索与企业建立联结机制,累计投入6万元与联通公司合作进行数字乡村建设,可为村集体增收3万元,通过搭建以信息共享、智能分析为特征的现代化数字管理平台,有效走出了一条数字惠农的新路子,目前村集体经济年收入突破70万元。
责编:杨绍银
一审:杨绍银
二审:伏志勇
三审:万朝晖
来源:湖南法治报